找到相关内容708篇,用时1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国艺术精神的演进(1)

    都是从先前王朝条贯下来的,并没有因为唐代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发生任何重大改变。然而,在宗教、艺术(例如音乐、舞蹈、杂技、绘画、雕刻、文学)、实用器物等方面,则可以看到,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、中亚、西亚文明...为特征的原始神话感知方式和相应的时空互渗的心理结构。按照法国文化人类学家列维·布留尔的解释,“互渗”、“共生”和“集体表象”是同一层次的概念。是指意识还未分化前,“在灵魂和灵还没有人格化的时候,集体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5065242.html
  • 金刚经札记(1)

    的基础上进行的翻译,一般是以包容的宽阔胸怀汲取外来文化的精华,以补本土文化的不足,所以多则采取直译的方法,力求翻译的准确,确保梵本的原貌。  从经名来看,六种原译本各有繁简、偏重的不同,这点不可不注意...  金刚经札记  文 / 曲槐  前言   明帝的“梦感金人”[1]东渐,至今已有两千余年,雨沧桑,历经兴废。在大量经典不断传入的同时,经过与中国本有文化的不断融合与抗衡,也曾付出了惨重的代价。但...

    曲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2165507.html
  • 宗教意识的链接与文学的选择 ——对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一种解读

    出现一个独立的宗教——文化改革运动,在外来文化冲击下,当变革不得不开始的时候,文化结构的调整与文化成分的辨识被搅绕到了一起,以“政教合一”的思维方式整体性地向传统文化展开了攻击。一开始人们并不是没有...宗教意识的链接与文学的选择 ——对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一种解读  作者:袁国兴   【内容提要】  中国是个宗教氛围并不浓厚的国家,儒家文化的亚宗教性质承担了人的终极关怀使命。近代开始,中国社会主导...

    袁国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02166200.html
  • 云南阿吒力教综论

    但以  中国民族极富于融合性,易吸收外来文化,故其矛盾  不甚显著,仅为一种暗昧的下意识的冲突。此种下  意识的冲突,演为一种神话的战争。”  “大理最早之佛教传说,均带密教之色彩。”“其  最显著者...则  仅化装为神话,仅暗昧的经过‘压缩”变形”颠倒’  ‘转移’表现于神话故事之中,而不见显著之矛盾,此  为中华民族广博温良之民族性,能吸收融合外来之  文化,而成为自己之文化者也。”  “密教之...

    侯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35366992.html
  • 追寻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——记少林寺下院新密超化寺阿育王塔(超化塔)

    来到超化寺,中国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波澜壮阔的艰难整合,也就此在超化寺铺开……  在《法苑珠林》中,唐代佛教领袖释道世告诉人们,超化塔在密县东南十五里,“其寺塔基,在淖泥之上。西面有五六泉,南面亦有,...先生说。  什么佛祖不佛祖的,超化人可以不管不问,但作为一种文化,超化塔早已融在超化人的血液里这是他们反对扒塔的根本原因。  但为什么要扒塔呢?  “当时扒塔的理由有三条:一、在红色革命政权(超化村为超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2067957.html
  • 论唐初三帝的宗教政策——隋唐五代宗教政策研究之二

    佛教大师对其所提问题的赞赏,在某种程度上或者说从一个侧面说明佛、道二教在教义上的某些相通性;三,从某种意义上也说明,佛教这一外来文化在与中国固有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中,又已达到一个新的层面,其意义是重大...、道三家并存的文化政策,使其三家都尽力与皇权保持一致。这一政策由唐高祖确立,太宗、高宗遵循。但由于不同帝王个人的好恶与不同的历史条件,不同帝王之间又有些差异。高祖为抬高李姓皇族的门第族望,在道、释二教...

    王洪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35368774.html
  • 藏传佛教僧伽服饰释义

    100年左右的弘法,到赤松德赞(755~797年)时,僧伽制度已初步建成,藏传佛教“不论大小、显密、禅教、讲修兼收并举,营造了前弘期的极盛时代”。[1]从藏传佛教前弘期的发展可知:佛教虽然是外来文化,但...和规范,同时也体现了浓厚的高原特色和民族特色。文章对藏传佛教僧伽服制的历史形成、外形特点(包括款式、用色和质料)及其社会和文化意义进行了探讨,试图全面认识和阐释藏传佛教僧伽服饰的特点和内涵。  [中图...

    李玉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91668823.html
  • 论陕西佛教文化及其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

    。由宫廷出面组织的“三教辩论”是这种斗争、融合的特殊形式,反映了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吸收、消化、改造外来文化,建设民族文化的高度智慧。  (十一)长安的帝都和弘法中心的地位,又决定了她同时也是中外佛教文化...  论陕西佛教文化及其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陈景富  佛教起源于印度,但却在中国久盛不衰。无论从那个角度去看,中国佛教文化的丰富多彩、精美绝伦,都堪称世界之最。佛教自传人中国至今,在经历了...

    陈景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92469537.html
  • 佛教对中古议论文的贡献和影响

    民富国强。文化上,夷夏之别在齐梁的激烈争辩后趋于消停,外来的宗教文化尤其是佛教对本土文化冲击巨大,盛唐、中唐曾掀起过学习西域宗教文化的高潮,如西域宗教的音乐、舞蹈、雕塑、绘画等,儒教的核心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和解构。不排斥外来文化,本土儒教的伦理道德则难以弘扬。基于上述原因,韩愈抱着为国为民的忧患意识才理直气壮地站出来愤斥佛教之患。然而,韩愈的反佛只限于佛教弊端的现象,而对佛教的根本教义,如缘起说、无常...

    普 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52069968.html
  • 宗教是永恒的

    和科学。宗教不仅是文化交流传播的使者,而且是文化的保护神。中国历史上两度接受外来文化都是通过宗教进行的。佛教传来印度和西亚文化,明清之际,天主教传来西方文化。宗教遗迹,又无一不是巨大的文化宝库。在历史...人道主义体系的儒学,并且成为主导思想也两千多年,但中国原有的天命观思想并未消亡;并且就在儒学已成为社会主导思想的情况也下,不仅产生了道教,而且接纳了外来的 佛教、伊斯兰教和耶教。  人类的文化,精神和心理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70170382.html